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 3D立体电影观看原理简要概括?

[更新]
·
·
分类:互联网
4718 阅读

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

3D立体电影观看原理简要概括?

3D立体电影观看原理简要概括?

3D 电影在今天已经相当普及了,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这就得先从人脑的成像规律讲起了。其实3D电影是利用大脑的成像规律耍了一个小把戏。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看一件东西时,我们左右两只眼睛看到的景象其实是略有差别的(不信的话,可以盯着桌面上的水杯,然后左右眼轮换关闭试试),这种有差别的像经过我们的大脑处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具有立体感的3D图像。
大脑的这种功能有利于我们去判别物体的大小和距离,对于我们祖先在野外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野外打猎的时候需要根据猎物的大小和距离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显然,同等条件下,距离越近的猎物更容易被捕获。

三维成像的目的?

所谓的三维成像在我们通俗的理解中是一个客观的世界是三维的,客观世界的三维图像通过某种技术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处理、压缩再传输出去,显示出来,最终在人的大脑中再现客观世界的图像,这个过程就是三维成像技术的全过程。可以便利人们的生活

3d投影的原理?

3D全息投影技术也称幻影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佩戴3D全息眼镜,便可多角度的浏览三维的立体影像。
  二、3D全息投影技术原理
  全息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的影像内容投影拼接至全息膜上,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它图像,因而实现了正真的3D全息立体影像。

洛天依成像原理?

洛天依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全息演出时,对舞台光源,观众视线角度等都有特定要求,还需要有特定的设备如全息膜等,准备过程比较琐碎繁杂,通常只会在大型演唱会中使用。
所以为了给观众展现出逼真的特效,使用的就是全息投影的这个技术。
当然目前科技不能达到现场360°全息投影的效果,但是仅仅是全息投影的技术已经把洛天依展现的相当逼真了。

3d量体技术的起源?

3D技术的原理,来源于人们双眼的视差,即人眼的三维视觉特性。由于人的两眼瞳距约65毫米,因而在人们用双眼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略有差别,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
3D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38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惠斯通发明了体视镜,这是最早可以观看3D立体图像的装置。他的装置看似复杂庞大却很有效,仅仅通过两面倾角45度的反射镜以及分摆在两侧的图片,当人眼从正面直视反射镜时,双眼所看到的同一物体成像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三维的立体视觉感受,由此开启了人们的3D视觉体验。
1849年,苏格兰科学家大卫·布鲁斯特改进了体视镜。作为查尔斯·惠斯通的竞争对手,他试图改进体视镜图片分开摆置且笨重复杂的缺点。他利用棱镜将图片限制在一个特定大小的盒中,不仅大大缩小了体视镜的体积,还使其更方便观察和携带。改进之后的体视镜在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上进行了展览,并幸运地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青睐。随后,一夜之间,250000个体视镜被生产,立体图片风靡一时。
1860年,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发明了“美国体视镜”。它由两个棱形透镜和一个木架组成,因为发明者放弃了专利申请,其价格也经济实惠,再加上其手持流线形的特性,使之成为19世纪人们观看3D图像最流行的娱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