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的死区是什么 epwm时基模块工作原理?

[更新]
·
·
分类:互联网
3427 阅读

pwm的死区是什么

epwm时基模块工作原理?

epwm时基模块工作原理?

TB :为输出PWM产生始终基准TBCLK,配置PWM的时钟基准计数器TBCTR,设置计数器的计数模式,配置硬件或软件同步时钟基准计数器,确定ePWM同步信号输出源;
CC:确定PWM占空比,以及ePWM输出高低电平切换时间;
AQ:确定计数器和比较寄存器匹配时产生动作,即ePWM 高低电平的切换;
DB:配置输出PWM上升沿或下降沿延时时间,也可以将A、B两通道配置成互补模式,我做的逆变器就是将ePWM配置成互补模式。死区时间可以编程确定;
PC:产生高频PWM载波信号;
TZ:当外部有错误信号产生时,对PWM输出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全置高,或拉低,或置为高阻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然该功能也可以通过软件强制产生;
EZ:使能ePWM中断,使能ePWM触发ADC采样,确定事件产生触发的速度和清除相关事件标志位。
ePWM模块的7个模块就像一条生产线,一级一级的经过,但DSP更高级,可以实现通过配置,使得ePWM只经过我选择的生产线,没有被选择上的就不要经过。例如,死区控制模块可以需要也可以不需要,这就看实际系统需不需要了。在实际使用ePWM时,正常的发出PWM波往往只要要配置TB、CC、AQ、DB、ET五个模块。

三相牵引逆变器工作模式?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
逆变器是将Adapter输出的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的高压交流电;两个部分同样都采用了用得比较多的脉宽调制(PWM)技术。
其核心部分都是一个PWM集成控制器,逆变器则采用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3.6~40V,其内部设一个误差放大器,一个调节器、振荡器、有死区控制的PWM发生器、低压保护回路及短路保护回路等。
三相逆变就是转换出的交流电压为三相,即 AC380V,三相电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的交流电势组成。

矢量控制器和变频控制器的区别?

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1 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3 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